(文/宋锦)本月25-26日,由华夏双创研究院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发展研究所主办,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协办的“2023创新前沿: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发展探索研讨会”圆满落幕。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以“创变建筑:智能、绿色、人文的融合实践”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下为本次研讨会的精彩观点集锦:
一、未来建筑的科技融合与生态智慧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未来的建筑将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科技、生态紧密相连的智慧体。科技的渗透让建筑具备了感知、思考和自适应的能力,它们能够实时响应环境变化,为我们创造更加舒适、节能的居住环境。同时,生态智慧的融入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不再是自然的掠夺者,而是成为其守护者,共同维护这个星球的生态平衡。
二、绿色建筑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推进
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建筑专家】:绿色建筑不仅关乎建筑本身的环保性能,更体现了我们对地球未来的责任感与担当。通过采用节能材料、优化设计方案和引入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我们努力实现建筑的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全人类共同的理念转变和行动实践。
三、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设计行业不止于造房子的艺术,它以物质实体为导向的,非常依赖于每个时代的新技术,属于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时代不同,需求不一,如今建筑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承载了协调建筑产业资源的重任,尤其在全球气候环境议题背景下,面临着如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的设计需求与职业挑战。
一直以来,建筑师充当着调动技术与艺术的角色。建筑设计不单纯于技术集成的概念,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技术集成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产生综合效能,又需要加入新的要素或角色,这里面不仅要考虑低碳设计、可持续理念,还有新的建筑体系与建造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定义当代建筑的特点,如何汲取历史建筑的营养等等,均需要建筑师去思考。
四、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王清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双碳政策和劳动力短缺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从能源、物质、信息三个维度产生的创新应用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落地方向。光储直柔建筑、氢能以及V2G与建筑用能的聚合管理,将从新能源的角度帮助地产建筑业态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材料的数字研发范式、低碳混凝土以及建筑机器人将为建筑行业提供绿色建材和建造手段;数字化施工管理、装配式内装以及数字化碳管理将赋能建筑产业链企业实现信息化流程管理。
五、全球视野下的建筑创新与经济新动能
王会【北京房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创新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摩天大楼到绿色建筑,从智能化设计到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的每一次创新都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更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我们需要以全球视野来审视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探索建筑行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六、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王澍【建筑学家、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既存在挑战也孕育着机遇。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给企业带来了持续学习的压力,要求他们不断跟进并掌握最新的建筑科技,如BIM技术和智能化施工方法,而这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这并非易事,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此外,管理复杂项目的难度和资金压力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入更是为行业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可能性。随着政策对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的扶持,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筑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灵活应对挑战,敏锐捕捉机遇,以实现持续的创新与发展。